南京路上,岗兵仍然耸立

liukang20242天前热心吃瓜783
“好八连,天下传。为什么?毅力坚。为公民,几十年……”
1963年的建军节,毛泽东同志挥笔写下妇孺皆知的杂言诗《杂言诗·八连颂》。
1982年12月26日,毛泽东同志诞辰89周年纪念日这天,《解放军报》在头版刊发了《杂言诗·八连颂》。也便是这一年,武警上海总队执勤第四支队十中队进驻南京路,顶替“好八连”,背负南京路巡查、轨道交通要点站执勤和公民广场国旗升降等使命。官兵把这首《杂言诗·八连颂》刻在营区的石墙上,也融进了魂灵血脉中。
2022年春,习近平主席给十中队全体官兵回信,勉励他们“稳固拓宽党史学习教育效果,自觉宏扬巨大建党精力,当好新时代‘霓虹灯下的岗兵’,永久做党和公民的忠实卫兵”。
年月如歌,精力永驻。60年来,这首光芒诗歌穿越时刻长河,鼓励着一代代“霓虹灯下的岗兵”永葆初心本性、赓续优良传统,在南京路上立起永不褪色的荣耀旗号。
1949年5月27日清晨,解放上海的枪声刚刚停息,市民在蒙蒙细雨中翻开家门,看到了令他们无比震动的一幕:马路两头湿漉漉的水泥地上,睡满了一排排征衣未解、抱枪而卧的解放军兵士。“十万大军睡马路,夜宿街头不扰民”的震慑场景,被战地记者用相机定格,并宣布在《解放日报》上,各国通讯社纷繁转载,成为解放军送给上海公民最好的“见面礼”和“赤色我国的第一张‘上海公报’”。
“好八连”和十中队前身部队就在入城的部队中,2个月后,八连进驻南京路,背负执勤使命。那时的南京路花天酒地,歌柔舞艳,弥散着亡国之音,暗藏着险峻圈套。埋伏的国民党间谍更是扬言:上海是个大染缸,解放军红着进来,不出3个月就会黑着出去。
兵营不是处在真空之中,八连的官兵更面临着纷繁复杂的引诱。刚在南京路执勤时,官兵常常遇到装扮时尚女子的搭讪,还有一些不怀好意之人丢下的钱和外国卷烟等。但历经钢铁炮弹检测的他们靠着“毅力坚”,抵抗住了“糖衣炮弹”的腐蚀,“拒腐蚀、永不沾”,赢得了“霓虹灯下的岗兵”的美誉。
信仰如磐石般坚决,思维如水晶般透彻,也是一代代“霓虹灯下的岗兵”闪亮的精力标识。
进驻刘家第宅时,八连仍旧坚持自立自强、艰苦奋斗的风格。官兵把洗脸、洗衣服的水搜集起来,用于拖地板、冲厕所。把一切灯泡换成15瓦,自觉节水节电。上海日子物资供应缺少时,官兵自己打草鞋、补衣服,为当地减轻压力。三年困难时期,他们脚穿草鞋,肩扛铁锹,推着小车,步行去市郊开荒种菜。
十中队顶替八连勤务时,正值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祖国大江南北。1982年,十中队进驻南京路不久,就有一名商人闻讯找来,提出以高价租赁中队空余房间作库房,被时任指导员断然回绝。一次,官兵受命抓捕犯罪嫌疑人,对方见逃跑无望,掏出一沓钞票,请求道:“钱都是你的,放我一条活路。”官兵不为所动,将其扭送归案。
跟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,受不良风气影响,极少数官兵开端淡忘艰苦奋斗这个传家宝,铺张浪费的预兆有所闪现。一次,中队指导员在垃圾桶里发现了一双半新半旧的棉鞋,他把棉鞋拿出来清洗晾干后,穿在脚上持续放哨,官兵大受牵动。不久后,中队会集展开了“一双棉鞋”大评论,立下了“艰苦奋斗永不忘、克勤克俭持家业”的规则。官兵坚持从节省一粒米、一度电下手,接连数十年展开“创家业、攒家底、藏家珍”活动,班班装备修补箱,人人都有针线包……
进入信息时代,十中队又向全体官兵宣布建议,事必躬亲宏扬艰苦奋斗、厉行节省的好传统,回绝网络世界的引诱,坚持朴素本性。中队官兵深知,艰苦奋斗不只要甘当喫苦者,更要勇当奋斗者。之前,训练场地缺乏一直是限制中队建造展开的“老大难”问题,面临困难,官兵们不等不靠,自给自足,在“螺蛳壳里作道场”,使用地下车库练行列、上下楼梯练体能、微缩靶子练射击,在楼顶建起了集器械场、健身房、搏击馆于一体的“空中训练场”,使营院小场地变成练兵大舞台。上级安排交锋比赛,中队官兵屡次夺金揽银。
“军民团结如一人,试看天下谁能敌”。《八连颂》的尾联提醒了一条牢不可破的真理:安如磐石的军民团结,是公民军队特有的政治优势,也是咱们旗开得胜的传家法宝。
年月更迭、初心不改。几十年来,十中队官兵接力做公民美好日子的守护者,将一心一意为公民服务的主旨本性深深印刻在这座城市的记忆里。自进驻南京路起,十中队便建立“雷锋班”,坚持每月20日到南京路上展开为民服务活动,40多年来从未连续。在十中队的影响带动下,130多家单位、千余名志愿者也自动参加其间,服务内容由刚开端的修鞋、理发逐渐拓宽到健康、法令、心思等80多项。每到这一天,军地单位撑起的爱民帐子连绵近200米,成为南京路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。
自1998年起,十中队官兵还使用周末和节假日,到毗连驻地的党的一大会址责任解说党史,累计解说7.6万余场次、听众450余万人次,创造的《兵哥说党史》教育短视频,网络点击量累计超4亿次,带动了更多的人学党史军史、固军民团结。
进入新时代,官兵爱民之路在不断延伸。自2018年始,中队积极参加打赢“三区三州”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战,官兵4次前往云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色德村挂钩帮扶,把期望的火种播撒到彩云之南,协助寨子提早完成了脱贫夙愿。
现在,十中队官兵紧记习主席回信嘱托,把当好新时代“霓虹灯下的岗兵”作为方针寻求,用实际行动为《杂言诗·八连颂》赋予了新的精力内在。
作者:马国栋
文:马国栋(武警上海总队)修改:周洁瑜责任修改:何易
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。
告发/反应
友情链接: